共情陪伴第四期爱,让我们共同成长
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:“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,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,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,才是他的真世界。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他们陪伴着孩子慢慢长大,见证孩子的点滴成长。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,有着不同的成长轨迹和各的节奏。父母需要遵循孩子的个性采取不同教育策略促进孩子发展。今天,让我们来听听大一班三位妈妈的育儿分享吧~ 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先生是34岁才第一次做母亲,自称从此开始上“人生课”,且至今未毕业。在她的著作《孩子你慢慢来》序里写道:“我,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,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;是的,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,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,用他五岁的手指。孩子你慢慢来,慢慢来。”这段话给我感触颇深。 郭子睿是我的第二个孩子,小时候由于我自身工作的原因,有一段时间都是闭门在家,我忙我的,她玩她的,不哭不闹,起初我还惊喜于孩子的乖巧。直到有一天我带她去肯德基,她竟然紧紧抱着我,不敢进儿童乐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,我当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孩子对陌生环境产生了恐惧,害怕跟人交流,内心缺乏安全感。我对自己说:工作再重要,也没有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要。之后,我每天带她儿童乐园,和她一起玩耍,一起躲猫猫,玩各种角色游戏。带她去邻居家串门,认识邻居,和不同的人交流,再借口回家有事,把她独自一人放邻居家。开始是放十几分钟时间,就赶紧去接,看着哭成泪人的小人儿,我心里默念:“孩子,我们慢慢来,慢慢来!”之后,渐渐由十几分钟变成半小时,由半小时变成一小时,由一小时变成一天,突然有一天发现她不要喊回家,也不粘着我,上幼儿园也不曾哭闹,直到现在,她能独自一人在朋友家过夜,我知道,她的内心已经逐渐强大不再孤独。 女儿是个非常害羞胆小的小姑娘,上小班时不哭不闹,自己穿衣穿鞋,貌似挺能干的一个女孩。一次幼儿园举办活动,她参加了一个朗诵儿歌的节目,在家背的滚瓜烂熟,结果上台后却愣愣的站在台上不知所措,那一刻她一定害怕极了。从那以后一直很胆怯,不跟老师打招呼,课间不敢主动举手,有时候还在幼儿园耍小脾气。我知道她的内心缺乏勇气,我一直鼓励她要大胆一点,再勇敢一点。我带她运动,积极参加集体活动,幼儿园和其他兴趣班有活动我都积极参加,积极配合,为的就是给她做个榜样,让她知道上台表演并不可怕。 中班时候班级举办朗诵古诗词活动,我帮她准备了一首简单的古诗,以为她又会胆怯,但她落落大方的朗诵完毕,还很有礼貌的说了“谢谢”,让我深感欣慰。女儿现在上大班了,她经常主动举手发言,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,脸上也经常露出灿烂的笑容,虽然还是会胆怯,但是我想说“孩子,我们慢慢来,慢慢来!” 从目前看,郭子睿比较平庸,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孩子,同样的年龄,别的孩子已经会以内的加减法,她还在学20以内的加减法。去年的这个时候,别的孩子已经会20以内的加减法,而郭子睿知道1+2=3,却不知道2+1等于几,作为妈妈,内心是焦虑的,但并没有表现出来,我对郭子睿说,“不急,我们慢慢来!”然后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给她听,带她一起做习题,不多,每天二十题,保持她的兴趣,带她一起背诵十以内的分成和组合,反反复复,终于,她可以做20以内的加减法了,依然是每天一二十题,依然保持一种兴趣。这个过程很漫长,但是作为妈妈,我很有耐心。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,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,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,慢慢等待,这个过程很长,走的也很慢,但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,如同龙应台先生一样,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,望着一个眼睛清亮的小孩…… —郭子睿妈妈 我的“小老师” 王奕旸上了大班之后,经常会跟我们分享在幼儿园学习的一些古诗,最开始感慨于老师的用心,到后面便讶异于孩子的成长。因为有一天,他背了一首《将进酒》给我听,作为一位语文老师,我深知这已超出了小学生的背诵范围,而他背的是那样流畅完整,还可以大概说出诗句的意思,真的是有被惊喜到闪出泪花。我便非常诚恳的向他学习,他也很有耐心的教我,一遍一遍,不厌其烦,终于把我给教会了,我和他都非常高兴。 我郑重的拜他为师,真诚的向他表示,如果在幼儿园里新学了古诗,请记得第一时间告诉妈妈,妈妈要向你努力学习。小小的人儿把这件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,后来他又教会我《七律·长征》《满江红》《春夜洛城闻笛》等多首古诗。我也时常会问他,老师今天有没有教新诗啊?以至于现在当他仅仅得知一个诗题或是一个作者,就赶紧回来与我分享。 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临近寒假的一个中午,王奕旸小朋友用姥姥的 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muhudiea.com/mhdtx/5562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维尼蛋糕店电话
-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